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新华社南京/莫斯科6月16日电 通讯|从“烧饼小镇”到“提琴之乡”:黄桥何以成为全球提琴生产重镇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张骁 孟菁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一个因“黄桥烧饼”著名的中国小镇,却悄悄与音乐结缘。镇上的孩子几近城市拉小提琴,最受接待的礼物是小提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下,黄桥已成为全球提琴的生产重镇。这里会聚200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3万多名从业职员,每年生产各类提琴70余万把,占中国提琴总产量的70%,同时也拿来天下4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的“提琴之乡”。
越来越多的黄桥小提琴“出海”,让天下各地的乐迷熟悉了黄桥。在莫斯科,乐器店负责人达尼亚尔·加布德拉希莫夫对黄桥的小提琴赞不停口。“我们店里就有来自江苏的小提琴,售价不高、建造邃密、品格精巧,音色也很好,弦轴松紧适度,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好上手。”
加布德拉希莫夫说,产自黄桥的小提琴套装中还有琴套、琴弓以及松香,“这都是加分项”。
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代表乐器的小提琴,若何扎根这座中国东部小镇?
上个世纪60年月,北京、上海等地连续出现提琴厂,几个在上海造琴的黄桥人回故乡办了一个配件厂,李书正是那时的一位学徒工。70年月初,黄桥造出的第一把小提琴就出自他手。后来,李书开办了当地最大的提琴制造厂——凤灵乐器团体。
“我们产的小提琴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近90个国家和地域。”李书说,中国加出天下贸易构造后,制造业快速成长,质优价廉的产物敏捷翻开国际市场。“技术的进步让黄桥小提琴更具合作力,我们尽力创新研发,打造自立品牌,慢慢进步中高级琴的产量。”
“要让小提琴音色好、防干裂,建造木料得风干50年,以削减其中的水、树脂等物资。我们创新采用微生物技术,用酒里的酶提早催化,去除大量杂质,大幅提升提琴建造效力和音质。”李书说。
黄桥人徐小峰是当地的高级制琴师。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追求高品格,黄桥小提琴才能频仍登上国际乐器展览会的展台。
据徐小峰先容,建造一把提琴需要近200道工序。他对峙从选材做起,每块琴板都用手工锯,琴身的孔也用手工来钻。“从提琴工艺角度来说,手工做和流水线做有很多分歧,琴板设置、琴头建造、音箱和音板调理以及出来的音色全都纷歧样。”
“我的一个产物交给国外客户后,他起头拉提琴,第一反应是‘好得简直超乎设想’。”徐小峰说。他在故乡建立提琴建造工作室,为当地制琴企业供给技术培训指导,培育了数百名小提琴建造师。
为提升乐器企业合作力,当地政府从科技、人材、品牌建立等方面延续加大支持力度,定期构造乐器企业加入国内外的展销会和展览会,不竭拓宽乐器销售渠道,同时大力推行音乐教育,让提琴不但充实了百姓的“钱袋子”,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黄桥镇还将乐器艺术教育推行到当地中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门生都能进修拉提琴,很多孩子诞生后的玩具就是小提琴。“他们在学音乐进程中培育爱好、陶冶情操。”当地提琴教员钱慧说,很多门生后来走上了专业音乐门路,到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进修。
稠密的音乐空气吸引了国内外大量音乐家、乐团及演奏爱好者齐聚于黄桥镇,以乐会友。2023年,黄桥镇还被定为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主会场永久举行地。
当夜幕来临,安步于黄桥镇的城市客厅广场,提琴外型的野生湖上演着喷泉秀,林荫道旁、古镇小巷飘出悠洋琴声。人们席地而坐,或肆意欢笑,或对着月光吟唱,一切皆是“提琴之乡”的美好样子。(完)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