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民携50件抗战老物件泰兴参展 他三年收集200多个老兵手印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4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扬州市民携50件抗战老物件泰兴参展 他三年收集200多个老兵手印-1.jpg

李臣星在泰兴博物馆布展。 孟俭 摄

扬州市民携50件抗战老物件泰兴参展 他三年收集200多个老兵手印-2.jpg

抗战老物件。

9月3日是中国群众抗日战争暨天下反法西斯战争成功75周年数念日。明天,一场名为“戎痕”的红色展览将在反动老区泰兴的博物馆展出,其中有50件抗战老物件和40位老兵的“印记”,由仪征人、江苏省红色文化收藏品协会秘书长、全国红色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李臣星收集和供给。李臣星暗示,希望经过这场红色展出,展现不平抗战的民族精神。

三年收集200多个老兵手印

“我一周前才接到告诉,希望供给一批红色老物件和老兵‘抗战印记’展览。”李臣星说,接到泰兴方面的乞助后,他一夜没睡,忙着从自己收集的红色藏品当选出一些属于扬泰地域的抗战老物件和抗战老兵“印记”。

“虽然对收藏的红色物件熟记于心,但因数目较多,一个个去选实在费了很多时候。”李臣星先容,单单是老兵“印记”——红手印,三年来就收集了200多个。“随着时候流逝,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从2017年起,我每年都在和时候赛跑,到老人家中收集红手印、录制抗战履历。我至今已收集了217位抗战老兵的手印。他们年龄最大的已有107岁,最小的也有93岁。”

李臣星先容,此次带到泰兴展览的,大都是在扬泰地域战役过的老兵的“印记”,比如106岁的江苏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吴九成的手印。昨日下午,李臣星已赶至场馆,将这些老兵的红手印和寄语挂在墙上。“这40位老兵很有代表性,他们中有台儿庄战争的见证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长沙会战老兵、常德会战老兵、老地下党……”

50个抗战老物件的红色记忆

李臣星此次还整理出50个抗战老物件带到展览现场,如在仪交战役过的罗炳辉用过的马鞍,还有党和军队“路条”“借条”。“这些抗战‘老物件’无声地宣传着我们党和群众军队遵照大众纪律、爱惜群众大众的良好风格和品格。”李臣星说。

“展品中还有新四军军号、仪征的抗日公文等,还有新四军首要带领人曾利用过的箩匾,以及日军侵华的罪证等。”李臣星说,这些都是急救性征集到的史料物件,每一个老物件都代表着一段不平的历史。“此次我整理带到泰兴博物馆展出的50件老物件中,有很多是昔时战争的亲历者供给的,极具历史代价。”

据领会,此次展览的老物件只是李臣星红色藏品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留在了他在仪征自办的展馆中供市民参观。

报告老兵故事宣扬红色文化

“9月3日是纪念抗战成功75周年,我要为观展的人报告40位老兵的故事。”李臣星先容,比如仪征籍的抗日老兵高泽山,他曾在仪征高集处置地下抗日武装工作,1943年任中共仪征县高集乡负责人,战役在日伪敌占区抗日隐藏一线,为抗日战争成功立下了功绩。

“这些老兵故事都是我听老兵口述并记录下来的,每一个故事都饱受血与火的战争洗礼。”李臣星告诉记者,他20多年前就起头收集红色物件和收集老兵“印记”。“虽然都是公费寻访各地抗日老兵、义士先人,拍影象、征物件,但我感觉很值,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见证’。”

“泰兴博物馆此次供给了很多展位,也很顾惜这些老物件,大多用玻璃罩罩着供游人参观。”李臣星说。记者 孟俭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