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又快到端午节了,奶奶也走了四年了。每到端午节我就会出格怀念奶奶包的白粽子,所谓白粽子就是纯糯米包的,里面设么也不用加,纯洁的糯米幽香,沾一丝儿白糖,那就是我记忆里最美味的粽子。
现现在奶奶不在了,她老人家亲手包的粽子我们也是再也吃不到了。惋惜我们这一辈人,却没有一个能继续下奶奶的技术,很是遗憾。
记得小时辰,春季苇叶发展的时辰,奶奶就会挎着篮子去河滨打苇叶,然后返来煮透,晾干,留着备用。每逢端午节前夜,奶奶就起头泡粽叶,淘洗糯米,预备包粽子。
奶奶会包好几种粽子,泰兴这边包的最多的是三角扎粽。每次奶奶包粽子,我城市耐心的在旁边看,感觉很好玩。看着奶奶熟练的拿起两三片芦苇叶子,然后把它们分分开压边堆叠在一路,再从叶子头卷成个漏斗外形,抓两把糯米放进去,用大拇指压实,然后将长垂而下的叶尾翻裹一下。然后奶奶拿一根细麻绳,一头用牙咬着,别的一头用手拿着起头包扎粽子,只要这样才能把粽子扎的结实点,煮的时辰才不轻易撑开。包扎好后再用铰剪把过剩的叶子剪了,就这样一个很是都雅的粽子就被奶奶的巧手包好了。
我每次城市拿上三片芦苇叶子火烧眉毛的想试试身手,可是不管怎样尝试也包不出奶奶的那样外形,甚至把米洒的处处都是,叶子也给我糟践了。粽子我自己包不成,我就恳求奶奶给我包几个迷你的小粽子,奶奶就会只用一片苇叶包成一只只小小的粽子,那是专属于我一小我的礼物。
奶奶忙活一上午,能包出上百个粽子,然后下午起头,妈妈就把左右的粽子全数放置进大锅里头起头煮粽子了。这个煮粽子的进程,最是让我高兴又心急。高兴的是,妈妈会在锅里丢一些鸡蛋鸭蛋一路煮,一会儿功夫我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鸡蛋;心急的就是粽子煮的太慢了,一般当天吃不着的。大锅灶里头架着木料,一锅粽子一煮就是好几个小时。火熄灭了还不能焦急开锅就吃,得放锅里焖一夜,第二天一早才能吃到又香又糯又甜的白粽子。许是这样的期待延续了很久,端午前吃到粽子,那一口白糯米的滋味,我到现在想起来都感觉苦涩。
我的奶奶啊,每到端午就是个大忙人,庄上上有些邻人比力手拙,不会包粽子。因而,每逢端午节前,他们就会把材料拿来请奶奶帮手包,奶奶也愿意帮手,来者不拒。一晃那末多年曩昔了,我始终没法忘记多年前奶奶包粽子的场景,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又是一年端午了,奶奶,您在何处有粽子吃吗?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